校党委书记厉励深入思政课堂推门听课

发布时间:2025-03-19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3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厉励深入教学一线,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推门方式,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思政课,深入了解新学期思政课授课效果和学生上课情况。

厉励随机听取了樊明光、帖琳娜两位思政课教师讲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听课中,厉励认真记录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精神风貌,重点对教学实施和课堂效果进行了考察,并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厉励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针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教学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推动学校思政课内涵发展,厉励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使命感、责任感。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要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办好思政课的战略考量,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高度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二要牢记使命、积极践行新时代思政课好教师标准,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责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政治意识强、政治信仰牢;坚守学理学术学科,专业功底深、师德师风正;坚持用心用情用力,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要牢牢把握思政课定位,把研究阐释、宣传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力,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讲清楚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中努力把传道、授业和解惑相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始终坚持“八个相统一”要求,有效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要系统谋划、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强保障。要大力推进思政课建设,持续抓好系统设计。坚持把推进思政课建设列入学校党委重要工作议程,不断配优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化资源供给,为思政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要重点培育师资团队,创新课程体系,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术研究与教学转化,打造学理深厚的思政“金课”,夯实铸魂育人根基。要全力抓好协同联动。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共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动发展;挖掘各方资源,完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相结合,努力锻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真正做到把思政课打造成“第一课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打造成“第一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第一学院”。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华,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听课活动。(供稿:隋纳新,审稿: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