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制度

发布时间:2021-10-11浏览次数: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总则

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教师,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途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的高水平人才。

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1.创新思政课建设思路,建构“全程问题链”和分享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前—课中—课后—社会”的磨课全链条。课前教师指导下完成分组主题探究,课中问题导向进行专题教学和问题探究报告展示,课后完成相关问题的调研教学,师生互动频繁,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有力促进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协同发展。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及育人价值发挥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学院充分借助我院思政“网·红”微课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人才培养战略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加强探索,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不断提升我院“三维四元五环”思政课教学模式新思路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院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形成“手拉手”结对子制度不断探索出了“三维四元五环”思政课教学模式。“三维”即课堂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展开,包括课前自主学、课中互动学、课后拓展学。“四元”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思、践、悟”四个元素,包括学新知、思内涵、践行动、悟真理。“五环”即从课堂、社团、企业、网络、社会五个场域开展交互式立体化“大思政课”教学,包括思政主课堂、社团趣课堂、企业融课堂、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该教学模式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衷心喜爱的精品课程

3.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坚持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育人活动充分利用本土优质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文化进课堂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优秀人力资源,建立远程互动系统,引入和聚合校内外理论专家、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校友、家长等,探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实施思政教育的路径;派遣骨干思政教师队伍到企业、乡村等实际工作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带领学生进行短期社会调研,实现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充分结合。

4.建立健全思政教师教学激励机制。高校思政教师激励机制具有激励思政教师专心于教学与科研的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我院坚持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统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在进修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及职称评聘等方面不断给予思政教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热心学院发展,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者,除适当的物质奖励外,在年终评优中,可优先考虑。教学中认真负责,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反应良好者,在课程安排中给予适当倾斜。在继续评选优质课、教学优秀奖的基础上,学院逐步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技能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等各类单项教学奖励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教学骨干和名师。学院要广泛通过各类媒介宣传、推介我院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介绍教师的先进事迹。学院网站要定期更新我院教师取得的最新成绩介绍我院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中的先进事迹。

其他

5.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解释。